近年来,宁明县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信访突出问题,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强化“一站式”平台化解纠纷,全面推行公开听证,积极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及时化解,有效预防影响社会稳定的涉法涉诉领域重点案件的发生。
一、发挥雁行效应,“关键少数”带起来
该院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党组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引导党员干警按照“求极致”的要求,以为人民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办理每一件信访、接待每一次来访。一是全面落实检察长接访制度。将每周四设立为检察长接待日,接待日当天由院领导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窗口轮流值班,接待群众来访,倾听群众诉求,直击涉法涉诉信访“第一线”。二是落实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制度。该院制定专项方案,明确了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的范围,对收到的群众来信每封必阅,支部党员中的院领导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带头办理,形成了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带头办理案件的良好局面。三是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着眼源头治理,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解决诉求的效果。2021年以来,院领导带队到那堪镇、桐棉镇、那楠乡等边境乡镇开展“大接访”活动10余次。
二、聚焦急难愁盼,“一站式”平台化纠纷
该院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找准党建与检察服务的融合点,整合“信、访、网、电”四位一体接访平台,打造“一站式”检察为民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法律服务。一是在信访接待大厅设立“党员先锋岗”。由专人接听群众来电、接待群众信访,规范录入、受理、流转、答复一体化流程,对该院受理的来信来访一律实行7日内程序性回复,确保全程动态规范管理每个信访案件,将党组织建在接访一线,不断提升群众信访工作质效。二是积极开展远程视频接访。不断提升运用现代科技为检察工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远程视频接访系统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开展释法说理、案件调查等工作,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21年以来办理远程视频接访案件12件。三是开展带案下访推动信访化解。认真对待每一个信访案件,及时回应群众的期盼和关切,对合理的诉求依法依规落实到位;对需要进一步核查的,实行带案下访、带案上门,把检察便民路连到群众“家门口”,面对面解决群众诉求。
三、强化外部监督,公开听证促公信
该院积极完善配套设施, 推进听证员库建设,强化检察听证工作,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平赢公信。一是注重硬件设施配置。严格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听证室建设规范要求,紧紧围绕公开、智慧、便捷的主题,顺利建成高标准检察听证室,该听证室采用高集成、高性能、高质量的听证专用设备,具备听证直播、证据展示等多功能用途。二是推进听证员库建设。深入贯彻最高检关于检察听证的工作部署,推进听证员库建设,助推检察听证高质量发展。推荐9人列入崇左市检察机关听证员库,其中县人大代表3名,律师代表6名。三是全面推行检察听证。坚持把检察听证作为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深化“检察为民办实事”,全面推行检察听证。2021年以来,开展检察听证34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群众代表等多方参与听证,借助“外脑”剖析案情、分
析法律关系,让当事人更加容易接受检察机关决定,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四、开展共建共联,司法救助解民忧
始终以求极致的精神,坚持党组织靠前发力,突出三个工作重点,推进国家司法救助工作。2021年以来,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4件,发放救助金29万元。一是突出助力乡村振兴。接续开展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提起救助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6户,发放救助金12万元。二是突出关爱未成年人。对4名未成年人开展司法救助,发放救助金7.5万元。除为受害未成年人发放司法救助金外,该院还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妇联、其所在学校联系,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培训、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多元救助。三是突出化解信访矛盾。注重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信访案件和司法救助有序衔接。如在办理仲某某要求追究其被伤害的同案人刑事责任信访案过程中,了解到信访人被人伤害,造成经济损失9万多元,家庭经济困难,而加害方未予赔偿,该院及时启动司法救助审查程序,给予国家司法救助资金1.5万元,较大缓解了信访人的经济困难。